十一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邵元长
〔双调〕湘妃曲
赠钟继先
高山流水少人知,几拟黄金铸子期[1]。继先贤既解其中意,恨相逢何太迟!示佳编[2]古怪新奇。想达士[3]无他事,录名公半是鬼。叹人生不死何归。
【注释】
[1]高山流水少人知,几拟黄金铸子期:化用钟子期能从俞伯牙的琴音中辨识其情思的典故。
[2]佳编:即《录鬼簿</a>》;“古怪新奇”的评语说明它不同凡俗、别树一帜,是文苑的一株奇葩。
[3]达士:“达士”、和下面的“名公”,指《录鬼簿》收采的戏曲作家。达士为“显宦”,即公卿大夫之类的人;“名公”是政治地位较低、但名声颇大的文学才人。
【鉴赏】这首元曲是邵元长为钟嗣成</a>(字继先)的《录鬼簿》所做的赠言。《录鬼簿》是一本戏曲史著作,书中记录了元代戏剧作家的生平和剧作目录,并写了悼词以悼念部分已故的作家。在这首曲子中,邵元长把钟嗣成视为知己,高度评价了他的《录鬼簿》,并且对人生进行了深沉的感慨。
曲子开头两句“高山流水少人知,几拟黄金铸子期”,作者用“高山流水”的典故,将钟嗣视为自己的知音;又以黄金为钟子期打造肖像为喻,抒发知音难觅的深挚情谊。接下来“继先贤既解其中意,恨相逢何太迟”两句,紧承曲子开头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作者与钟嗣成心意相通、相见恨晚的深切情意。“示佳编古怪新奇”一句,是邵元长对《录鬼簿》的评价。“佳编”指的是《录鬼簿》;“古怪新奇”则是对《录鬼簿》的评价,意思是说它超凡脱俗、匠心独运,处处洋溢着对《录鬼簿》的高度赞扬。邵元长对钟嗣成及其《录鬼簿》的赏识,也体现了二人互为知音的深情厚谊。而钟嗣成也是视角独特,在《录鬼簿》中收录了元代戏剧作家的生平和剧作目录,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学财富。接下来两句中的“达士”、“名公”,指的是收录在《录鬼簿》中的戏曲作家。不仅有公卿大夫,还有布衣才子。钟嗣成编写《录鬼簿》,就是为了追思这些戏曲作家,希望他们的作品流传于后世。最后一句“叹人生不死何归”,抒发了邵元长对钟嗣成编书一事的感慨。从古至今,人最终都是要步入鬼途的啊!这句话表面浅显,实则有丰富的内涵,所有人都难免一死,只有通过立德、立功、立言才能不朽。这句话又与钟氏“录鬼”一词相照应,回归了主题。
周 浩
〔双调〕蟾宫曲
题《录鬼簿》
想贞元朝士无多,满目江山,日月如梭。上苑[1]繁华,西湖[2]富贵,总付高歌。麒麟冢衣冠坎坷[3],凤凰台[4]人物蹉跎。生待如何,死待如何?纸上清名,万古难磨。
【注释】
[1]上苑:即上林苑,帝王游玩打猎的场所。这里指元朝京城大都。
[2]西湖:杭州的代指。
[3]麒麟冢衣冠坎坷:麒麟冢,指王室贵族的坟墓。衣冠,指世族士绅。
[4]凤凰台:位于南京,指王公贵族居住的地方。
【鉴赏】《录鬼簿》是一本戏曲史著作,元末钟嗣成所著。书中对元代戏剧作家们的生平事迹和剧作目录作了记录,并为部分已故的戏剧作家写了悼词。本曲作者周浩生平无从考据,从这首元曲来看,他应是与钟嗣成志同道合的朋友。
曲子开头“想贞元朝士无多,满目江山,日月如梭”,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江山常在,但时光飞逝,一去不复返,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作家虽然为后世留下了名篇佳句,如今也已“无多”了!作者通过满怀慨叹和同情的笔调,抒发了对戏剧家们的哀悼和仰慕之情。接下来的三句,“上苑繁华,西湖富贵,总付高歌”,作者抒发了对“高才博艺”的戏剧家的高度赞扬。作者认为,钟嗣成收录的元代戏剧家的作品,对不同时期的社会现实都有所反映,涉及了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阶层的人民生活,是值得赞扬的。
接下来的“麒麟冢衣冠坎坷,凤凰台人物蹉跎”两句,意思是说杂剧散曲诸家不仅一生曲折,死后也充满坎坷;而王公贵族虽然生前虚度光阴,但死后却拥有显赫的墓冢。“生待如何,死待如何”这两句,一语双关,前者戏剧诸家,后者衣冠人物。对于前者,他们“纸上留名,万古难磨”,名垂千古;而对于后者,则活着就像行尸走肉,跟死没有什么区别。钟氏著《录鬼簿》的目的是要“使已死之鬼,作不死不鬼,得以传远”。这首曲子的最后揭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与钟氏著《录鬼簿》的初衷相映和,值得称赞。
汪元亨
〔正宫〕醉太平
警世(二十首之二)
憎苍蝇竞血,恶黑蚁争穴。急流中勇退[1]是豪杰,不因循苟且。叹乌衣[2]一旦非王谢,怕青山两岸分吴越[3],厌红尘万丈混龙蛇[4]。老先生去也。
【注释】
[1]急流中勇退:比喻做官的人在事业高峰之时,为了避祸而隐退。
[2]乌衣:指乌衣巷,位于今天的南京市。
[3]吴越:春秋</a>时的两个相邻的诸侯国。这里借指社会上尔虞我诈、争名夺利的矛盾双方。
[4]混龙蛇:指社会上好恶混杂,不分是非。
【鉴赏】汪元亨的〔正宫·醉太平〕《警世》原作由二十首组成,这是第二首,通过对偶、排比和比喻的手法,揭露当时社会尔虞我诈、黑白混淆、善恶不分的黑暗现实,表现了作者避世绝俗的情绪和坚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处世态度,但其中的“急流中勇退是豪杰”一句,也显现出作者明哲保身的消极思想。
开头两句“憎苍蝇竞血,恶黑蚁争穴”,作者将世人对功名利禄、权势荣耀的追逐喻为苍蝇竞逐脓血和黑蚁争夺巢宋。这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不仅将争权夺势之徒的丑恶嘴脸揭露了出来,而且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失望与蔑视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与“急流中勇退是豪杰,不因循苟且”一句相呼应。由于作者看透了黑暗官场的残酷本质,于是彻底顿悟,劝人们不要再留恋官场,否则只会耽误自己的终身。下面作者又进一步规劝仍然徘徊在官场的人做出明智的选择,辞官归隐。
接下来,“叹乌衣一旦非王谢,怕青山两岸分吴越,厌红尘万丈混龙蛇”三句,借用典故,说明富贵和权势都只是过眼云烟,最终都会被历史的尘埃淹没,不是永恒的。作者通过叙述富贵、功业的短暂,为执迷不悟的人们敲响了警钟:不退隐的后果必是悲惨的。小令以“老先生去也”作结,说明作者为自保而隐居避世。作者落笔干脆利落,表明了他同黑暗官场绝诀的坚定态度。
这首元曲化用了前人的诗句或典故,简练稳妥,浑然天成,感情丰富,一气呵成,主题鲜明。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归隐(二十首选二)
闲来无妄想,静里多情况。物情螳捕蝉[1],世态蛇吞象[2]。直志定行藏[3],屈指数兴亡。湖海襟怀阔,山林兴味长。壶觞[4],夜月松花酿[5]。轩窗,秋风桂子香。
趋炎真面惭,附势实心澹。志同车有輗,身比舟无缆。
随地结茅庵,归梦谢朝参。事业居天上,声名播斗南[6]。风潭,百顷青铜鉴[7]。云岩,千寻碧玉簪。
【注释】
[1]螳捕蝉:螳螂正想要捕捉蝉,都不知道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今指人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祸患。
[2]蛇吞象:比喻充满贪婪、不知满足的人情世态。
[3]行藏:指入仕和归隐。
[4]壶觞:盛酒的器具。
[5]松花酿:这里指松花酒。
[6]斗南:北斗星以南,犹言中国或海内。
[7]青铜鉴:全句以镜比喻湖水。
【鉴赏】汪元亨的元曲《归隐》共有二十首,这里选第二和第二十首。这两首都描写了尔虞我诈、趋炎附势、黑暗肮脏的官场,表明甘愿隐逸山林、淡泊名利的感情。这两首曲子结构基本一致,第二首前四句都表明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态度,以下写过隐逸生活的决心与乐趣,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憎恶之情以及对自在悠闲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第二首写隐逸,表达了作者摆脱了黑暗丑陋的现实生活的愉悦心情。开头两句“闲来无妄想,静里多情况”,意思是说,闲来无事,仔细思忖社会的各种现象,不外乎令人伤心失望的争夺名利、尔虞我诈,于是对现实世界不再抱有任何幻想。接下来,第三、四两句“物情螳捕蝉,世态蛇吞象”,作者将人世间的互相残杀喻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将世人的贪得无厌喻为“蛇吞象”。曲子的后半部分写隐逸的决心以及隐逸生活的乐趣。“直志”四句,表明了归隐者的处世态度是由他们刚正不阿的性格决定的,他们宁愿隐居山林,恣意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过逍遥快活的归隐生活。第二十首表达的意思与第一首基本一致。首句“趋炎真面惭,附势实心澹”,意思是说在这黑暗的世俗社会中,唯有趋炎附势、尔虞我诈才能生存。而作者是极其鄙视这种社会现状的。接下来第三、四两句“志同车有,身比舟无缆”,运用比喻,将守信不渝喻为车有车无,以舟船脱缆、随波漂流比喻行踪不定的放荡不羁。曲子的后部分的前四句也是先写隐逸的决心,下面写归隐生活的乐趣。“随地”四句,意思是说放弃上朝参拜、如履薄冰的官宦生活,选择一个幽静的去处,远离世俗凡事,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随后,与第一曲一样,也是用逍遥的生活图景表现隐逸生活的乐趣,深化了归隐的主题。月夜饮酒赋诗;在秋高气爽,桂花飘香的时节,尽享逍遥闲适的生活之乐;泛舟于碧波如镜的湖面之上,四周景色令人赏心悦目;于云雾缠绕的千丈高山前欣赏自然的奇秀景色,好不快意洒脱!
这两首元曲用对比的方法,用世俗丑态反衬出归隐生活的美好。比喻新奇生动,意蕴深厚,极具表现力。
孟 昉
〔越调〕天净沙
十二月乐词(九月)
鸡鸣晓[1]色珑璁,鸦啼金井[2]梧桐,月坠茎寒露涌。广寒[3]霜重,方池冷悴芙蓉[4]。
【注释】
[1]晓:指黎明、拂晓。
[2]金井:古时诗家用以描述井栏雕饰华美之井。
[3]广寒:传说中月亮上的宫殿,即月宫。
[4]芙蓉:在这里指荷花。
【鉴赏】孟昉,本为西域人,寓居大都(今北京),是元末散曲作家。本曲是他描写十二个月景色的《十二月乐词》中描写九月的一首。这首曲子选取了金秋九月的几种典型事物进行描写,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他对即将逝去的秋天的慨叹和对美好事物的惋惜之情,表现出了作者闲迁淡泊的情怀。
首句“鸡鸣晓色珑璁”,点明作者所描绘的季节是深秋,时间是黎明。第二句“鸦啼金井梧桐”,描写了井边的梧桐,是全曲的点睛之笔,点明作者阴郁的心情。乌鸦往往是不祥之物,秋天的梧桐也给人凄凉之感。而此时,乌鸦在梧桐树上悲鸣,一种悲凄的氛围被衬托了出来,表达了作者沉郁的心境。接下来“月坠茎寒露涌”一句,写到了月亮和草茎露珠。作者对字和句的使用精心雕琢,匠心独运。一个“涌”字在静态中产生了动态美,平添了一种灵动之美,使读者从露水的晶莹剔透中感受到秋晨的明洁清冷。
“广寒霜重”与上一句的“月”和“露”相对应,“霜重”二字更进一步深化了深秋的寒冷。最后一句“方池冷悴芙蓉”,作者将视线聚集于池中的芙蓉。一个“悴”字的使用,委婉含蓄,寓意深邃。常常与“憔”联用的“悴”字,用以形容人的容貌,而作者在此用于芙蓉,将它赋予了人的形象,使人联想到夏日里婀娜多姿的芙蓉仙子在寒秋的胁迫下逐渐枯萎的情形,匠心独运。作者描写凄清的月光、枯槁的芙蓉这些凄凉的物象,映衬出作者对金秋易逝、美好事物难长存的慨叹和惋惜。
这首元曲篇幅短小,但是作者对深秋典型的物象的描写精准,并将它们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深秋图景,风格清新脱俗,结构严密自然。
倪 瓒
〔黄钟〕人月圆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1]。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2],何处飞来?
【注释】
[1]越王台:位于今天的浙江绍兴府山南麓。越王勾践在此“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打败吴国。
[2]素影:指皎洁的月光。
【鉴赏】这是作者两首〔人月圆〕的第二首,为怀古抒情之作,抒发了作者重登越王台时对故国的怀念、对历史的追忆。
这首元曲开篇一、二两句写重登越王台和因此而产生的悲伤心情。“伤心莫问前朝事”,开门见山,引出怀念故国的正题。“重上越王台”,看到破败的历史遗迹,使作者的心情难以平静,其忧愤之情显而易见。接下来“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三句,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的惆怅之情。“东风”、“草绿”、“花开”,表明时值春日,“残照”暗示时间在黄昏。由于心情黯淡,作者眼前本是生机勃勃的景物都染上了一层凄清悲凉的色彩。鹧鸪的悲啼声更衬出了情景之悲凉。“怅然孤啸”三句说明作者由于思念故国,而陷入这种难解难分的愁苦情绪之中不能自拔。“孤啸”表现了作者情绪的激烈。作者怀念故国昔日的辉煌,看到现在的满目苍凉,不平之情更加强烈了。然而,时过境迁,尽管日夜怀念,但毕竟大势已去,除了“怅然孤啸”,还能做什么呢?就在作者为物是人非,故国已亡而忧思难解之时,忽然看到了空中的明月,不禁问道:“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作者追忆故国山川人物的感情也随之迸发了出来。
全曲自始至终充溢着作者浓郁的感情,诚挚真切,令人回味无穷。
〔越调〕小桃红
三首之一
陆庄[1]风景又萧条,堪叹还堪笑,世事茫茫更谁料?访渔樵,《后庭玉树》[2]当时调。可怜商女,不知亡国,吹向紫鸾箫。
【注释】
[1]陆庄:是诗人晚年在五湖三泖避难时经常来往的一个拥有秀丽风景的地方。
[2]《后庭玉树》:即陈后主《玉树后庭花</a>》。
【鉴赏】此为原作三首中的第一首。此曲感叹世易时移,通过对故国的缅怀和对现实的批判,抒发了沉郁的忧思之情。
开头两句“陆庄风景又萧条,堪叹还堪笑”,用“又萧条”三个字描绘了风景优美的陆庄,不仅道出了这里自然景色随时间的不断变化,同时又表现出了作者的悲伤感情。作者在“堪叹还堪笑”一句中寓情于景,抒发了自己心中深厚的感情。“访渔樵”以下几句,作者对残酷的现实进行了批判。“《后庭玉树》当时调”既写出了“访渔樵”的结果,又写出了“访渔樵”的原因。作者化用杜牧</a>批判唐代后期置国家安危于不顾、骄奢淫逸的统治阶级的诗意,表达了愤怒的情感。“可怜”二字,不仅指责了耽于享乐的妓女以及那些不清醒的人们,更是无情地鞭挞了只知贪图享乐的达官贵人和统治阶层。正是当权者的骄奢淫逸,才造成了国家如今的衰亡颓败。这“可怜”二字,字字千钧,将作者胸中的一腔激愤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越调〕小桃红
三首之二
一江秋水澹[1]寒烟,水影明如练[2],眼底[3]离愁数行雁。雪晴天[4],绿红蓼参差见。吴歌[5]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
【注释】
[1]澹:水波澜起伏的样子。
[2]练:白色的丝绢,是对江水颜色的比喻。
[3]眼底:即视线之内的范围。
[4]雪晴天:指明朗的晴天。
[5]吴歌:苏州一带的民歌。
【鉴赏】此为倪瓒</a>的〔小桃红〕第二首。此曲通过感叹世易时移,怀念故国,批判现实,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在这首写景小令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江雪霁图。
首句“一江秋水澹寒烟”,说明了描写对象和时令。一江秋水清澈透明,水面上泛起的淡淡水雾让读者感受到一丝寒意,使整首曲子显得清远明静又略带神秘色彩。第二句“水影明如练”,具体描画江水水量充沛、水流透明徐缓的形象特征。“练”字形象地展现出了江水优美的神韵。在“眼底离愁数行雁”一句,作者描写了天空中的秋雁。北雁南飞</a>的景象勾起了作者深沉的忧思,使他产生无限感慨。“雪晴天,绿苹红蓼参差见”两句,描写了水边的绿苹、红蓼参,把这幅秋江雪霁图描绘得更加典雅,情趣盎然。然而“吴歌荡桨”一句,又使读者感受到了一丝淡淡的怅惘。而“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这三句,则描写了小舟荡桨而出,惊起滩头白鸥的景象,生动传神。
这首小令,描写细腻,营造了优美的意境,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越调〕小桃红
三首之三
五湖烟水未归身,天地双蓬鬓。白酒新篘[1]会邻近,主酬宾,百年世事兴亡运。青山数家,渔舟一叶,聊且避风尘。
【注释】
[1]篘:是古代过滤酒水的器具,也指滤酒这一动作。
【鉴赏】这是倪瓒的〔小桃红〕第三首。倪瓒在这首元曲中描写了自己在元明交替的战乱时期弃家避难时的生活。
开头两句“五湖烟水未归身,天地双蓬鬓”,交代了作者流亡的地点、周围的景色以及自己当时的处境。身逢乱世的作者有家难归,只能四处漂泊。生活的痛楚,让作者心力交瘁、双鬓斑白;曲子刻画出了一位四处漂泊无依、倍受艰辛的文人形象,将作者无尽的辛酸与痛楚表现得淋漓尽致。
“白酒”以下三句,描绘了作者弃家避乱时的生活状况。流浪在外的作者,与一些际遇相同的无家可归者凑在一起,举着美酒相互酬和,畅谈人世间的沧桑变化,悠闲自在。“百年世事兴亡运”则是喝酒时畅聊的话题,表现出了逃难文人面对现实时旷达洒脱的态度。最后“青山数家,渔舟一叶,聊且避风尘”三句,既是对现实生活的描写,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尽管目前漂泊无依,前途未卜,但作者却对此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仿佛跳脱出了世俗之外。
作为元代遗民,倪瓒饱尝颠沛流离之艰辛,然而在这首小令中,他却表现出了少有的悠闲与旷达。元代后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原本就对政治不关心的文人对现实更加心灰意冷。虽然作者在刻意追求所谓的闲适与豁达,但他对漂泊生涯产生的无限感慨还是将其内心深处的痛苦之情表现了出来。
〔双调〕殿前欢
揾啼红[1],杏花消息雨声中[2]。十年一觉扬州梦</a>,春水如空[3]。雁波寒写去踪,离愁重,南浦行云送。冰弦玉柱[4],弹怨东风。
【注释】
[1]揾啼红:就是擦拭红泪的意思。
[2]花消息雨声中:借用了南宋诗人陈与义</a>《怀天经智老因访之》中“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的一句。花消息,指春天来到的消息。
[3]十年一觉扬州梦,春水如空:这里借用了唐代诗人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中的一句。
[4]冰弦玉柱:琴的代指。
【鉴赏】这首〔殿前欢〕是一首描写琴声的作品。曲中通过对前人诗句的引用,借助各种形象,委婉、生动地表现出了琴声中传达出的细腻情感,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能显示了出来。
全曲可分为三个层次。开头两句为第一层。作者“揾啼红”一句中抓住了拭泪这一典型动作,描绘出一位悲戚哀怨的女子形象,勾起了读者的怜惜之情和好奇心,使读者不禁想象其哭泣的原因。紧接着“杏花消息雨声中”一句,便点明了拭泪的原因。盛开在绵绵细雨中的杏花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然而这美丽的杏花能够盛开多久呢?很快便会落红纷飞了。将这句与“揾啼红”联系起来,作者伤春、惜春的伤感之情便显而易见了。作者移用前人的诗意,抒发了时光易逝、岁月蹉跎的哀叹之情。接下来“十年一觉扬州梦,春水如空”两句,是这首曲子的第二层。作者通过“十年”与“一觉”强烈的对比,表现了对十年漫长生活的突然顿悟。“春水如空”是作者对过去生活的猛然觉醒,也是对逝去岁月的深切感悟。时间慢慢流逝,回首逝去的岁月,不过是一场空,内疚、喟叹顷刻间袭来。“空”与“梦”相互呼应,既回顾了十年生活中惋惜与失落,也进一步延伸了上一层中伤春情绪。以下为全曲的第三层。“雁波寒写去踪,离愁重,南浦行云送”三句,通过化用前人的诗意,表达了缠绵悱恻的离愁别绪。这组意象群渲染了暮秋时节寒风萧瑟、树叶飘落的凄凉氛围,映衬出作者凄冷痛楚的心境。最后两句“冰弦玉柱,弹怨东风”点明:原来这种种难以言传的情感,全是由琴弦弹奏出来的,实在令人惊叹。
本曲通过刻画典型形象,将寓于声音中的抽象感情表现得形象可感,十分生动形象,极具艺术感染力。
杨舜臣
〔仙吕〕点绛唇
慢马
四只粗蹄,一条乌尾,棕[1]垂地。搭上鞍骑,二三百棍行三四里。
〔混江龙〕怎做的追风骏骥,再生不敢到潭溪[2]?几曾见卷毛赤兔[3],凹面乌骓[4]?美良涧[5]怎敌胡敬德?虎牢关难战莽张飞[6]!能食水草,不会奔驰。倦嘶喊,懒马店骤[7],曾几</a>见西湖沽酒楼前系?怎消得绣毡蒙雨,锦帐遮泥!
〔后庭花煞〕叹梁园[8]芳草萋,怕蓝关[9]瑞雪飞。为爱背山咏,任教杜宇啼。空吃得似水牛肥。你可甚日行千里,报主人恩,何日把缰垂[10]?
【注释】
[1]棕:同“鬃”。
[2]怎做的追风骏骥,再生不敢到潭溪:借用刘备策马跃潭溪的典故。骏,良马的意思。骥,指千里马。
[3]赤兔:这是吕布的坐骑。
[4]乌骓:这是项羽</a>的战马。
[5]美良涧:即美良川,位于今山西闻喜县南。
[6]虎牢关难战莽张飞:指民间流传的三英于虎牢关战吕布的故事。
[7]骤:奔驰。
[8]梁园:即“兔园”,汉代梁孝王刘武所造,也被叫做“梁苑”。
[9]蓝关:在今陕西蓝田县,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a>因谏宪宗迎佛骨被贬潮州,途经蓝关时写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
[10]缰垂:就是垂缰。在这里借用苻坚马垂鞍救落入深溪主人以脱险的典故,说明要知恩要图报。
【鉴赏】杨舜臣,生平事迹不详。《全元散曲</a>》收录了他的一套套数。这首曲子托物言志,作者通过吟咏慢马,表达出深厚的言外之意。
首曲通过运用白描的手法,细致简练地勾勒出慢马“粗蹄”、“乌尾”、“马宗”长长地拖曳“在地”的特征。“搭上鞍骑”两句表现出慢马动作的迟缓。
作者在第二曲〔混江龙〕中大量引用历史典故,描写了历史上的名驹快马,通过鲜明的对比慨叹其难以建立功勋。“能食水草”以下数句通过对慢马的习性特征进行描写,来抒发恨铁不成钢之意。尾曲托物言志,作者通过一连串的历史典故,形容“慢马”终日无所事事,碌碌无为。最后三句寄托了诗人对慢马的希冀,期望它能冲破羁绊,日行千里,建功立业,进而向主人报恩。
这篇套数通过题咏慢马来寄托作者的感情。作者生动形象地对慢马、良马的神态进行了描写,用典不着痕迹,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寓意深厚。
施耐庵</a>
〔双调〕新水令
秋江送别——赠鲁渊、刘亮[1]
西窗一夜雨蒙蒙,把征人归心打动。五年随断梗,千里逐飘蓬。海上孤鸿,飞倦了这黄云陇。
〔驻马听〕落尽丹枫,莽莽长江烟水空。别情一种,江郎作赋赋难工。柳丝不为系萍踪,茶铛要煮生花梦</a>。人懵懂,心窝醋味如潮涌。
〔沉醉东风〕经水驿三篙波绿,向山程一骑红尘[2]。恨磨穿玉洗鱼[3],怕唱彻琼箫凤。尽抱残茗碗诗筒。你向西来我向东,好倩个青山互送。
〔折桂令〕记当年邂逅相逢,玉树兼葭[4],金菊芙蓉[5],应也声同。花间啸月,竹里吟风。夜听经趋来鹿洞[6],朝学书换去鹅笼。笑煞雕龙[7],愧煞雕虫[8]。要论交白石三生[9],要惜别碧海千重。
〔沽美酒〕到今日,短檠[10]前,倒碧筒[11],长铗[12]里,掣青锋。更如意敲残王处仲[13]。唾壶痕,击成缝[14],蜡烛泪,滴来浓。〔太平令〕便此后隔钱塘南北高峰,隔不断别意离悰[15]。长房缩地恐无功,精卫填波何有用?你到那山穷,水穷,应翘着首儿望侬。莽关河,有月明相共。
〔离亭宴带歇拍煞〕说什么草亭南面书城拥,桂堂[16]东角琴弦弄。收拾起剑佩相从。撩乱他落日情,撩乱他浮云意,撩乱他顺风颂。这三千芥子[17]多做了藏愁孔。便倾尽别筵酒百壶犹嫌未痛。那堤上柳赠一枝,井边梧题一叶,酒中梨倾一瓮。低徊薛荔[18]墙,惆账蔷薇拢。待他日鹤书[19]传奉,把两字儿平安,抵黄金万倍重。
【注释】
[1]赠鲁渊、刘亮:鲁渊,字道原</a>,淳安人,元代进士。曾任华亭县丞,后任浙西副提举。刘亮,字明甫,吴郡人,亦曾仕于张士诚。施耐庵亦曾参</a>加张士诚农民起义,所以三人之间有很深的战友情谊。
[2]向山程一骑红尘:山程,山间的路程。红尘,灰尘的意思。
[3]玉洗鱼:鱼形的玉洗。元代有玉制的小盆,被称为玉洗,大的可以用来洗脸,小的可以用来洗笔。
[4]玉树兼葭:树与苇,比喻不同的人。此处借用了蒹葭倚玉树的典故。
[5]金菊芙蓉:菊花与荷花,比喻不同的人。
[6]鹿洞:这是宋代著名书院。
[7]雕龙:指善于撰写文章。
[8]雕虫:对作赋的一种贬称。
[9]白石三生:谓前世有缘。此处借用了三生石的典故。
[10]檠:灯柄。
[11]碧筒:即碧筒杯。一种由荷叶制成的用来饮酒的器具。
[12]铗:剑把。
[13]王处仲:晋代人,以豪爽闻于世。
[14]唾壶痕,击成缝:此处借用击锤壶之典故,指慷慨悲歌。
[15]悰:心情。
[16]桂堂:桂木造的厅堂。是对华美的堂屋的泛指。
[17]芥子:芥的种子,在这里引申为极微小的意思。
[18]薛荔:亦称“木莲”、“鬼馒头”,桑科,常绿藤本,在夏秋季节开花。
[19]鹤书:即鹤头书。书体名。在这指古时用于招贤纳士的诏书。
【鉴赏】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原名耳,名子安,是《水浒》作者。传世散曲有套数一套。
这篇套数本由民间传抄而来,王季思先生主编的《元明散曲选》也将此曲录入《全元散曲》,曲尾署“耐庵施肇瑞谱于秋灯阁”十字。套数由七支曲子组成,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对离愁别绪的描写,将战友间的深厚情意表现了出来,是一篇不可多得的送别套数。首曲〔新水令〕,对施耐庵与鲁渊、刘亮三人一起参加农民起义时的峥嵘岁月进行了描写,慷慨激昂,三人的深情厚谊表露无遗。第二曲〔驻马听〕,描写离别的痛苦。面对水烟缭绕的暮秋景色,人心底的五味瓶仿佛被打翻了,暗潮汹涌。第三曲〔沉醉东风〕,通过对人物离别时的动作以及情感的变化进行细腻的描写,进一步写离别时的情景。第四曲〔折桂令〕,通过用典追忆了当年战友之间的深情厚谊。第五曲〔沽美酒〕,描写如今的生活与离别的痛楚。第六曲〔太平令〕,描写战友离别后相互深切的思念之情。第七曲用了一支带过曲〔离亭宴带歇拍煞〕,描写了宴席上的依依惜别与相互的嘱托叮咛,令人肝肠寸断。
全篇套曲,语言通俗流畅,老少皆宜,格调清丽脱俗,感情深挚淳朴,将散曲“本色当行”的特征体现了出来。
宋方壶
〔中吕〕红绣鞋
客况
雨潇潇一帘风劲,昏惨惨半点灯明。地炉[1]无火拨残星。薄设设[2]衾剩[3]铁,孤另另枕如冰。我却是怎支吾[4]今夜冷?
【注释】
[1]地炉:挖地为坑的火炉,坑中熏火以取暖。
[2]薄设设:形容单薄。
[3]剩:剩余。
[4]支吾:也作“枝梧”,有应付、抗过的意思。
【鉴赏】这首曲子以《客况》为题,是对作者行旅中客居时的境况和感受的描绘和刻画。
前三句,描绘了旅店的境况:窗外暮雨潇潇,凄风强劲,一阵阵寒气透过门帘袭人肌骨。旅店内,一盏半明半暗的油灯忽明忽灭地闪着昏惨惨的光。地炉也熄灭了,诗人只能拨着余烬中一星半点的残火,聊以取得一丝温暖的慰藉。这几句属于客观描绘,也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受。潇潇的夜雨使人愁闷;透帘的劲风愈加使人寒冷;也是对主人公心境的刻画,暗淡的灯光使人感到昏沉寂寞和凄凉;无火的地炉,余烬的残星,使人无法取暖,更觉寒气逼人。
后三句直接描述主人公的感受与心境。举目环顾室内,床头只有一张薄薄的被子,而且又脏又硬、僵黑似铁。那孤零零的一个枕头,在这凄风苦雨的寒夜,也益发显得清冷如冰。这种凄凉寒冷的境况汇聚到一点,我怎么能挨过今夜的寒冷寂寞呢?旅店的凄寒苦楚、孤单寂寞,简直使人不可忍受。
这首曲子描述客旅途中的寂寞孤独,浸透着游子思</a>乡、思亲的情怀,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容易引起共鸣。
〔中吕〕山坡羊
道情(二首之二)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1]。一茅斋[2],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3]!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注释】
[1]紫罗袍、黄金带:高级官员的服饰,代指高官。
[2]茅斋:指作者居住的茅屋。
[3]陋巷箪瓢亦乐哉:语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鉴赏】这首曲子写作者与青山白云相亲相爱、不求富贵、淡泊明志、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尚情操。节奏平稳轻快,“青山”、“白云”两个意象色彩柔和,形象鲜明,激起人们的联想,更展现了山林风光的魅力和作者对大自然陶醉之态。青山与作者互相期待着,白云与作者相互爱恋着。在作者眼里,大自然的一切也都和自己一样,是富有生命、具有感情的,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美趣的发现与再现,这美趣背后的寄托与意蕴,都能得以完满的显现。
接下来“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四句与前三句比照,结构一样,同样是先写景后抒情,但在意境上又有新的开拓,在节奏上有着新的变换。前三句抒的是由当前现实所产生的厌恶官场之情,而这四句所抒的是对朝代更替和历史人物成败所产生的安贫乐道之情。虽然所居之处是一陋室,但由前三句可知,一定是在白云缭绕的青山之间,其清幽可以想见。野花在四周烂漫地开放着,充满了生机和野趣,表现了作者与世无争的态度。“陋巷簟瓢亦乐哉”,作者以古代贤人颜回自况,进一步表现了安贫乐道的志趣,说明他并非真正的忘世,而是守道而已。
最后的排比句,斩钉截铁,器宇轩昂,收煞全篇,掷地有声,将思想的高度和情感的强度有力地向前推进了一层,表现出作者崇高的气节。
〔双调〕清江引
托咏[1]
剔秃[2]一轮天外月,拜了低低说:是必常团圆,休着些儿缺[3]。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4]。
【注释】
[1]托咏:托物言志。
[2]剔秃:圆的形容词。剔,语助词,无义。秃,团的分读。
[3]休着些儿缺:不要让月亮缺损一点儿。着,使、让。
[4]者:语助词。
【鉴赏】此曲借拜月而咏情怀。
第一句,用了当时民间的口语词,新颖别致地描写出中秋之夜一轮圆月高悬碧空的壮丽景色。明月已升到中天,在这样的环境下,拜月方可“细语人不闻”。
紧接着第二句“拜了低低说”,颇有情致,表现力极强,从这寥寥的五个字的背后,我们仿佛可以看见一位妇女虔诚拜月的神态,听见她默默祝祷的声音。她的娴静、温柔和善良,似乎都可以从这寥寥数字中感受到。
接下来三句“是必常团圆,休着些儿缺。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是女主人公拜月时的祝祷之辞,也是她内心深处最深藏、隐秘、强烈的声音。“是必常团圆,休着些儿缺”语义双关,既是眼前月亮形象的写照,也是她对理想愿望的形象的表达。祝愿月亮常圆,却用了“是必”二字,语气似乎由祈求变成了命令,其实不然,作者只是想表现主人公专一的要求和迫切的心情。永远不让月亮有一点儿缺损,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但是这不情之请,也表现了主人公发自内心的美好愿望。
最后一句袭用《西厢记</a>》结尾“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之意,以“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收束全篇,很有力量,它已经超出了自我的狭隘圈子,推己及人,在情感的深厚之外寓含了博大的内容。
此曲篇幅短小,但颇具艺术感染力。语言生动活泼、口语化,充分显示了元曲的“本色”。
〔南吕〕一枝花
蚊虫
妖娆[1]体态轻,薄劣[2]腰肢细,窝巢居柳陌,活计傍花溪。相趁相随。聚朋党成群队,逞轻狂撒蒂[3]。爱黄昏月下星前,怕青宵[4]风吹日炙。
〔梁州〕每日穿楼台兰堂画图,透帘栊绣幕罗帏,帐嗡嗡乔[5]声气,不禁拍抚[6],怎受禁持[7]?厮鸣厮咂,相抱相偎,损伤人玉体冰肌,人[8]娇并枕同席。瘦伶仃腿似蛛丝。薄支辣翅如苇煤,快稜憎[9]嘴似钢锥。透人,骨髓,满口儿认下胭脂记[10],想着痒散散那些滋味,有你后甚是何曾到眼底,到强如蝶使蜂媒。
〔尾〕闲时节不离了花香柳影清阴里睡,闷时节则就日暖风和叶底下依,不想瘦躯老人根[11]前逞精细,且休说香罗袖里,桃花扇</a>底,则怕露冷天寒恁时节悔。
【注释】
[1]妖娆:形容妖娆的卖弄,有贬义色彩。
[2]薄劣:指其性情轻薄顽劣。
[3]蒂:放肆、刁蛮。
[4]青宵:苍天、碧空。
[5]帐、乔:帐,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对蚊子的嗡嗡声不痛快。乔,狡猾、刁钻。
[6]不禁拍抚:不禁,忍不住。拍抚,指蚊子对人体的接触。
[7]禁持:纠缠、打扰的意思。
[8]:纠缠。
[9]快稜憎:锐利的样子。
[10]认下胭脂记:认下,记下。胭脂记,指人的血迹。
[11]根、精细:根,即“跟”。精细,聪敏、明慧。
【鉴赏】此曲托物言志,以通俗的语言、诙谐的笔调,讽刺了寻花问柳的无行文人。
首曲〔一枝花〕,主要表现蚊子的形体特征和生活习性,从总体上描绘“蚊虫”体态轻盈,妖娆多姿。第三四句,说蚊虫巢居于柳陌花野之中,活动于花丛水溪之上。写蚊子互相追逐、互相跟随,成群结队的习性。以下数句,讲蚊子喜欢在昏暗中轻狂放肆的嗜好以及对风吹日晒的畏惧。
〔梁州〕一曲,将“蚊虫”对人的侵扰和人对蚊子的怨恨作了更加细腻入微的描写。作者对蚊虫叮人的体察细致入微,对蚊子的腿、翅、嘴极尽夸张之能事,使之形象生动,呼之欲出。它表面是说蚊虫难拍,怎能将它管住,实际是嘲骂淫棍们的无法无天,他们的禽兽行径不受法律的禁止,又不准人们去反抗,因此他们才会这般肆无忌惮地拥抱着、依偎着人而叮之,损伤人身体,扰人清梦。接下来几句写人被叮之后其痒难当,不能入睡的情态。
最后〔尾〕一曲,主要表现蚊子吸饱人血后,在白天的状况以及作者对它的嘲笑。“闲时节不离了花香柳影清阴里睡,闷时节则就日暖风和叶底下依”两句,“闲”和“闷”,展现了蚊子吃饱喝足后的心态;“花香柳影清阴里睡”、“日暖风和叶底下依”,描绘了蚊子志得意满的情态,与首曲中“窝巢居柳陌”、“活计傍花溪”的意蕴相呼应。最后三句“且休说香罗袖里,桃花扇底,则怕露冷天寒恁时节悔”,如同一声丧钟,敲响了害人“蚊虫”覆灭的命运:及至冷露天寒的季节到来,这些作恶多端的害虫也便悔之晚矣!此曲刚中带柔,寓意深刻。